為了鼓勵社會辦醫發展,各地衛健委再出奇招!今天這條視頻是鼓勵社會辦醫政策大合集,快來看看有沒有您的省份!
作為一家聚焦腫瘤醫療服務的明星企業,美中嘉和不僅在資本市場上頗受青睞,還是國內唯一一家參與制定多項中國放射治療行業標準的民營醫療機構。為什么Ta能成為民營腫瘤醫療先鋒?背后有哪些管理經驗值得廣大醫療機構借鑒呢?
最近,國家衛健委公布了2022年度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北京協和依然蟬聯第一,華西穩住第三,浙大附一發力上升至第二。雖然排名只是表面,內控才是關鍵,但國考成績背后,對領導班子的考核任用、重大項目的審批和預算分配以及資源傾斜,都是實實在在的。那醫院怎么做,才能提高“國考”成績呢?今天這篇文章給您支支招。
鼓勵社會辦醫發展、持續推動中醫藥發展、社會辦醫參照執行大型醫院檢查……這些政策還將繼續影響民營醫療行業!
2024年只會更卷。與其原地踏步,醫療機構不如主動調整經營策略,提供差異化的醫療服務,為患者提供更多種選擇,借此建立自己的經營優勢。
醫療機構作為醫療信息的數據處理者,一定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完善合規體系建設,注重保護患者隱私,做好病歷的封存工作,謹防病歷泄露。
病人“慌”,兒科醫生“荒”!這個問題有解了!
1分鐘,幫您梳理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
11月7日,江西發布《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文件中有三點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基層醫療機構請注意,2023年“年底績效大考核”要開始了!還沒搞清楚“考核重點”,隨緣裸考,那可不行!這篇文章總結了11個最最容易丟分的“扣分項”,趕緊來個“地毯式自查”!
去年7月,國家衛健委聯發布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提出在夯實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服務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基礎上,通過互通共享三年攻堅、健康中國建設等優先行動,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化向數字健康邁進。
重慶衛健委于11月21日發布了《重慶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23—2027年)通知》,其中提到,截至2022年底,重慶市共有22261個醫療衛生機構,其中包括639個民營醫院。未來,重慶將繼續秉持“政府主導,多元辦醫”的原則,進一步擴大社會辦醫的空間,不對社會辦醫的總量和空間進行限制。
此次會選取檢查時限內醫保基金結算支付金額前2名,且在2年內沒有接受過飛檢的定點醫療機構,以及開通了統籌基金支付的定點零售藥店。
病歷作為患者診療的重要依據,不僅代表著醫生的形象,更直接反映了醫院的醫療質量、學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然而,近年來仍有許多三甲醫院或醫師在病歷書寫方面存在問題。
最近,貴州醫保局發布《省醫保局關于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通知》,關于將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現行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政策體系。該通知還鼓勵線上和線下醫療機構之間進行公平競爭,確保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公平性,以促進醫療服務的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性,從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關注康博嘉微信公眾號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