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是指導以及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文件中提出了31條具體舉措,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提供有力保障。那么,作為醫療領域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辦醫,都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呢?主要分為以下4個方面:
6月初,山西朔州市通報了一起涉醫違法案例。朔州生殖醫院在醫療經營活動中,發布虛假廣告欺騙患者,肆意加價收費、甚至存在敲詐、詐騙和強迫交易等行為。
5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的實施意見》,強調加強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實施意見有哪些要求?今天帶您一文全覽!
文件中說明,財政部會提前下發今年基本公衛補助725億元,用于開展和實施國家進本公衛服務的項目。這些資金會列入直達資金管理,會給相應標識,并貫穿分配、撥付、使用等所有環節,并接受財政部的動態監控。
近期,河南省制定出臺了《河南省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該法在2023年6月1日起已經開始正式實施,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中有哪些亮點吧~
今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全國醫院未來3年的重點,其中有3大方面、5項專項行動和28項具體措施。今天跟大家重點講解一下部分任務要點。
近些年來,廣西的醫療物資采購,包括藥品、醫療器械設備、檢驗試劑、衛生材料等等,出現很多腐敗問題。為了治理這一亂象,廣西衛健委和中醫藥局發布專項整治方案,明確了領導小組和職責,開展十二項重點任務,包括采購中的“提成返點”、“定制式”招標、收受禮金等問題,均成為整治重點。
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是醫改的核心,改革的目標是提高醫療效率,利用有限的資源、最大化地滿足社會需求。
在完成了各類標準化建設和集成平臺技術架構的搭建后,醫院如何持續提升互聯互通成熟度,進軍五乙甚至五甲,實現業務協同、信息共享,展現出集成平臺對于互聯互通的實際應用效果?
根據《智慧醫院建設指南》中的定義智慧醫院是一種創新型醫院,是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技術,建立起一個互聯、感知、智能、物聯的醫療服務環境,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和診療流程,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在醫院管理層面上,智慧醫院建設通過整合資源、搭建智慧醫院系統來輔助臨床決策、醫院人財物管理決策,真正實現醫療服務智慧化,以及醫院管理精細化的轉變。
月初醫院為了緩和欠薪引發的不滿,出了一份調解書,承諾7日內一次性支付欠薪。然而直到最近,還是有很多員工沒有收到欠薪,部分員工在與公司多次協商未果后辭職。而該醫院卻表示,如果愿意回來工作,就先給你補齊工資,不回來的就不發工資了。然后,就有了員工跟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一事。
2023年“互聯網+護理服務”會是一個新機會么?
咱們國家大部分三級醫院都已經電子病歷4級“畢業”,特別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省份,迎戰5級,已成為大部分三級醫院的主流訴求了。
作為醫療機構精益管理、高質量發展的得力助手,我們將繼續與廣大醫院攜手并進,用數智化技術賦能醫療管理,在嶄新的2023年與您共創佳績!
績效考核是指揮棒,二、三級公立醫院開始以績效考核為契機,優化醫院內部管理,將醫院內部績效考核方案與國家績效考核相銜接,引導管理醫院朝著更高績效努力,努力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提升運營效率,提升滿意度。
關注康博嘉微信公眾號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