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國家衛健委正式印發《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以下簡稱《方案》),為我國醫養結合事業的推進明確了新的戰略方向。
《方案》提出將重點開展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市、區)和示范機構的創建工作。具體實施安排中,示范縣(市、區)和示范機構均采取每兩年一次的評估機制,每次擬命名約100個示范縣(市、區)及100個示范機構(后者特別包含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示范機構)。根據規劃,這一創建工作將于2030年全面完成。這意味著未來幾年間,每兩年將有總計約200個示范縣(市、區)與示范機構陸續涌現,為各地醫養結合實踐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典型經驗,有效助力我國醫養結合服務供給規模的擴大與服務質量的優化升級。
1. 如何躋身“全國醫養結合示范”?以下這些條件要符合!
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市、區)創建條件
黨政協同機制:
制定本級醫養結合工作方案,將醫養結合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醫改和養老服務總體部署,形成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政策保障體系:
落實投融資、用地、審批、財稅等公益性支持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模式參與醫養結合,推動彩票公益金支持相關服務。
服務模式深化:
深化醫養簽約合作,推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落實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加強農村地區醫養結合資源統籌。
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開設比例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所有養老機構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并建立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
監管與數據管理:
加強部門聯合監管,定期評估服務質量,落實感染防控和安全生產責任,確保醫養結合數據真實有效。
人才與信息化支撐:
保障醫務人員職稱評定、繼續教育等待遇,建立人才輪訓機制,推進“互聯網+醫養結合”信息共享,支持培訓就業重點群體。
社會認可度:
5年內無重大醫療安全或涉老負面事件,群眾滿意度高,獲上級部門及媒體認可。
2.全國醫養結合示范機構評選條件
基礎條件(需全部滿足)
運營與入住要求:
運營滿5年及以上,近2年入住率≥65%,入住失能/失智老人占比≥65%。
服務能力:
提供預防、治療、康復、生活照料及安寧療護一體化服務。
優先推薦條件:
開展老年人健康評估并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推廣中醫藥服務(如體質辨識、康復護理),利用信息化提升服務質量,支持居家社區醫養結合。
“五好”標準
環境設施:
符合醫療機構和養老設施建設標準,配備安全適用的醫療養老設備。
人員隊伍:
人員持證上崗并定期考核,建立培訓檔案,管理人員具備經驗。
內部管理:
健全質量安全、院感防控、安全生產等管理制度,落實傳染病和消防應急預案。
服務質量:
提供個性化服務計劃,公開收費信息,建立投訴反饋機制,保護老年人隱私。
服務效果:
5年內無重大安全事故或違法案件,入住滿意度≥95%,具備示范引領作用。
2. 醫養藍海下,醫療機構如何乘勢起航
強化基礎建設與合規管理
硬件設施達標:
按照《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無障礙設計規范》等要求改造場地,配備適老化醫療設備(如無創呼吸機、康復訓練器械)和智能監測設備(如跌倒報警器、遠程健康監測儀)。
確保消防、食品安全等基礎設施符合國家標準,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資質與運營合規:
醫療機構需取得執業許可證,養老機構需完成備案,明確經營范圍中“養老服務”屬性,避免概念濫用。
建立質量安全、院感防控、安全生產等核心制度,落實醫療廢物規范處理。
優化服務模式與能力提升
深化醫養融合服務:
提供“預防-治療-康復-安寧療護”全周期服務,針對失能/失智老人制定個性化照護計劃,推廣中醫體質辨識、針灸、藥膳等特色療法。
開展居家上門服務(如護理、康復指導),通過“互聯網+護理”平臺實現遠程問診、電子健康檔案共享。
構建多學科協作團隊:
組建涵蓋醫生、護士、康復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的專業團隊,引入社會工作者參與老年心理健康服務。與三甲醫院建立醫聯體,定期邀請專家坐診,選派骨干醫護進修學習。
推進信息化與智慧化轉型:
數據共享與智能應用:
打通醫療、養老數據壁壘,建立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實現診療記錄、用藥信息、健康監測數據互聯互通。
上線信息化系統:
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臺,整合預約掛號、遠程問診等功能,提升服務響應效率。
加強人才培育與激勵機制
專業隊伍建設:
鼓勵醫務人員參與醫養結合服務,對到機構執業者給予職稱評定、績效傾斜等政策支持;定期開展老年護理、急救技能、中醫藥適宜技術等培訓,建立持證上崗制度。
社會力量參與:
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探索“醫療+養老社區”綜合體模式;培育助老志愿服務隊伍,建立志愿者服務積分兌換機制。
注重品牌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提升服務質量與口碑:
公開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建立投訴反饋機制,確保入住滿意度≥95%;參與政府公布的醫養結合機構名單,強化透明化運營。
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
開發老年健康管理課程、康復輔具租賃等增值服務,延伸產業鏈;申請醫保定點資質,推動長期護理保險覆蓋,減輕老年人支付壓力。
應對動態管理要求
風險防控:定期自查醫療質量、消防隱患,建立問題臺賬并限期整改。
輿情管理:避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侵害老年人權益事件,維護機構社會形象。
政策紅利
資金支持:爭取彩票公益金、醫保支付、智慧養老項目補貼等資源。
示范效應:通過申報省級或國家級示范機構,獲得政策傾斜與品牌溢價。
醫養類機構需以政策為導向,從硬件升級、服務創新、技術賦能、人才優化四方面發力,同時強化合規管理和品牌建設。最后,如果您的診所需要一款集線上預約、客戶管理、線上商城、進銷存管理、營銷管理、微信服務、數據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診所管理系統,歡迎隨時聯系。
關注康博嘉微信公眾號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