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某民營醫院因為利用虛假或使人誤會的價格誘騙消費者交易,被市場監管局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金6萬元。
該醫院是一家二級非公立醫院,這次事件是一次口腔種植的營銷活動。問題出現在兩方面,一是進行了虛假價格比較,稱某種植項目折扣前為18000元/顆,折扣后為7980元/顆,但實際門店中并沒有原價項目,且折扣前價格遠高于七日內最低成交價格(5480元/顆)。二是使用欺騙誤導性語言、數字表示價格。該醫院的另一款種植項目,標注7980元/顆,折扣后6980元/顆,在標注該項目包含的全流程收費總金額時,標注價格為18260元。但是在實體門店中,該項目的公示價格為7980元/顆,并非在該平臺所標注的18260元。
那么,民營醫院在設計營銷活動中該如何避免“價格欺詐”行為呢?小編帶大家捋一捋!
1. 標識服務項目和實際不符。
比如將“經腹腔鏡輸卵管高壓洗注術”描述為“盆腔高壓洗注術”、將“微波治療”描述為“磁介治療”、將“心電監測”描述為“中心監測”、將“刮宮術”描述為“無痛清宮術”等等。醫療行業服務項目都有明確的規范,不能隨意“美化”項目名稱,這屬于欺詐行為。
2. 標識價格和實際不符合。
有一個案例是某醫院的“靜脈輸液”公示價格是7元,兩瓶以上每瓶加收1元,實際繳費12元。但是據工作人員反饋,患者輸液超過兩瓶,且12元還包括了注射器、輸液器等耗材。經過病歷核對,該患者只用了兩瓶液體,沒有達到加費用的條件。
3. 標識計價單位和實際不符合。
某醫院的上藥治療服務是11元/每次,實際卻是每10分鐘160元,誤導患者治療時間不受限制,收費不高,屬于一種價格欺詐行為。
4. 不履行價格承諾。
某醫院“無痛人流術480元特惠”,實際卻按4288元收費。另一醫院的“婦科彩超特價10元”實際只有少數患者享受到了這個優惠。這就是典型的不履行價格承諾的行為。
5. 價格表示無依據無比較
某醫院用大橫條幅宣稱自己是“平價醫院”,但經過調查,該院只和附近的一個公立醫院的部分項目價格進行過比較。因此該價格表示沒有佐證,同樣屬于價格欺詐,且這種欺詐的誘惑力更大。
6. 虛假特價。
某醫院某項目宣稱“特價480”,但實際價格一直都是480元,并沒有任何價格變化,這就是虛假特價。
為什么民營醫院會出現價格欺詐問題?
主要原因之一是監管部門監管不力,讓醫院經營者不夠重視這個問題。原因之二是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地位不平等,沒有政策的補貼支持,還需要面對房租、廣告費、人力成本等問題。原因之三是經營者更多向錢看齊,用高額廣告費引流來的患者,要想盡辦法多收錢,甚至存在過度檢查和過度治療的問題。
不過近期各地都在加大對醫院營銷方面的監管,建議各位民營醫院經營者多多留意。
關于我們
康博嘉HIS、HRP、HCRM、IIP 貫穿醫療機構整個智慧醫療、 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全周期:從臨床應用數據,到人財物數據, 再到患者服務數據,通過數據集成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最后 形成患者全生命周期數據中心和醫療數據中心,成為科研發展和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賦能醫療機構實現全面數智化升級。
關注康博嘉微信公眾號
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